"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在创立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了一种无国教之名而行国教之实的。正因此,鲁迅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信函中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鲁迅书信集》上卷)在《而巳集?小杂感》一文中,鲁迅再次诠释:"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耶教同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的大半。"显然,他把道教当成了解开全部中国历史之谜的钥匙。
道教在中国古代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状况,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既有帝王将相及王公大臣崇奉道教、笃信道术、迷信道士的做法在起作用,也有广大民众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对道教顶礼膜拜的心理在作祟;既有道外之人通过制造神话在推波助垃也有道教中人借助对自己的张扬不断扩大影响……不管上述因素是在单一还是综合地发挥作用,都使道教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底层民众的发展成为官僚士大夫也厕身其间的,从当政者的异己力量演变成统治者的支持力量。简言之,道教变成了全社会的。
在中国历目前,崇信道教的皇帝不胜枚举。仅有唐一代,由于皇帝与被尊为道教教主的李耳同姓,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加人了信道者的行列。纵然圣明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心中对道教存有看法,认为"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旧唐书》卷2),但追求长生不老的欲念使他也未能免俗。在道士王远知预测他将为"太平《三教图》
……